工業建筑作為高能耗、高污染的特殊建筑類型,其綠色化改造將成為未來一個重要的發展方向。這就要求設計師在工業建筑設計中大力倡導低碳、節能、環保的理念,通過引入新的材料、新的技術和新的建筑模式,實現工業建筑的可持續發展。隨著社會對綠色建筑設計需求的不斷提升,相信未來在工業建筑設計領域將會有更多創新和突破。
1、綠色整體化設計
首先要從整體性的角度上對建筑物的位置、環境、功能要求進行綜合考量,依據建筑物的功能,選取符合其生產條件的施工環境,此處的施工環境不單單是指局部的風向、光照、降水和地勢地形等,也要看建筑有無污水自潔系統,生產產生的廢棄材料對周圍生態環境有無不良影響。
在確定了建筑物的位置之后,相關設計人員要充分考慮周邊環境、氣候、資源等因素,最大限度地利用可再生能源。對已經被優化過的資源節點進行合理配置,結合當地的地形、水、土等特征,對建筑物進行優化設計。
最后,在已有的建筑結構的基礎上,科學合理地布置建筑的細節,比如建筑中的綠化帶的面積、位置,不同的樓的朝向、體量、間距等,從整體上對建筑的布局進行優化,使得整個建筑的設計具有和諧、美觀的整體效果。
2、綠色單體化設計
相對于總體設計而言的單體設計,從根本上講是針對某一建筑結構進行綠色設計,以減少該工業建筑在生產期間產生的污染。
以墻體設計為例,在某公司生產廠房的工業建筑設計過程中,綠色設計主要圍繞墻體構造和墻體材料兩個方面考慮:墻體構造采用外墻內保溫系統,墻內側涂抹玻化微晶無機保溫砂漿,既能滿足防火要求,又能維持廠房建筑內熱能的均衡性,防止溫度過低或溫度過高; 墻體材料選用環保型材料——水泥磚,主要材料為粉煤灰、爐渣等工業廢料,
能變廢為寶,又杜絕了對耕地的破壞,有效保護土地資源。實踐表明,墻體設計過程中,水泥磚比黏土磚的抗腐蝕性能要更強,在保證墻體穩定性上有良好效果,環保的同時,又能節約墻體維修費用。
另外,根據《民用建筑熱工設計規范》(GB50176-2016)的規定,項目所在地位于夏熱冬暖地區,要滿足夏季防熱要求,所以在外立面裝飾上采用白色和淺灰色等淺色的外墻磚,盡量多地反射太陽光,減少外墻外表面受到的熱輻射。
3、工業建筑暖通空調系統設計
根據《工業建筑節能設計統一標準》(GB 51245-2017)第3.1.1條分類,某公司生產廠房屬于二類工業建筑,環境控制及能耗方式為通風,建筑節能設計原則為通過自然通風設計和機械通風系統節能設計,降低通風能耗。設計過程中,為了在降低能耗的情況下達到良好的通風效果,設計將四個面的外墻盡量開窗,使得通風面積最大化,利用加工陶瓷產生的廢熱氣通過設備自帶的排氣管向上排出,引導室外新鮮涼爽空氣下沉,進入室內進行換氣,降低生產過程當中由于空調系統的使用而造成的資源消耗,降低社會經濟負擔,避免資源枯竭,達到經濟社會發展與生態資源保護同步進行,以達到可持續健康發展的目的。
注:進、排氣口的位置及尺寸由工藝設計確定
4、建立循環利用系統
在追求綠色建筑的過程中,建立循環利用系統成了工業建筑設計的重要策略之一。循環利用系統的核心理念是將廢棄物轉化為有價值的資源,實現資源的最大化利用和減少對環境的負面影響。
首先,在工業建筑設計中,建筑物的結構和設施可以被優化設計,以實現廢物的有效處理和再利用。例如在工業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水可以經過處理,用于沖洗和灌溉用水,或者通過生物反應器系統進行水處理,將廢水轉化為可再利用的水資源。此外,通過精確控制生產過程中的廢物生成和排放,工業建筑可以減少對環境的負荷。
其次,建立循環利用系統也需要工業建筑設計中的合理布局和拓展。通過優化空間布置,可以將生產線與廢物處理設施相連,方便廢物的分揀和再加工。同時,在工業建筑的設計中,應該提供充足的儲存空間,以便將廢物進行分類并暫時儲存,以便后續的處理和利用。通過合理地布局和拓展,循環利用系統可以更加高效地運行起來。
第三,采用先進的技術和材料也是實現循環利用系統的重要手段。例如,在工業建筑設計中,可以采用可再生能源技術,如太陽能和風能發電,來滿足建筑內部的能源需求。此外,選用可回收和可再生材料,如可降解的建筑材料和再生金屬,可以降低對原材料的依賴,減少廢棄物的生成。
最后,工業建筑設計中的循環利用系統需要與整個生命周期進行協調和管理。這包括從初期設計到建設、運營、維護和最終拆除的全過程。通過對廢物的持續監測和管理,可以及時發現問題并采取相應的措施,確保循環利用系統的順利運行和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