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碳纖維布粘貼法
廠房房屋的混凝土框架結構可使用碳纖維布粘貼方式來加固處理,這種材料主要是由環氧樹脂預浸處理最后復合而成,本身具有較佳的抗拉強度。在對結構進行加固時,會使用環氧樹脂粘貼劑沿著碳纖維受拉的方向或是與裂縫相垂直的方向拉牽粘貼到構件處,這就會形成一種新受力復合體,讓原本的鋼筋混凝土結構構件和碳纖維材料共同對外力進行承受,結構本身的抗剪性與抗裂性都有所增強,還會提高構件的實際強度與延伸性能,促進抗震能力的加強。
2、增大截面法
混凝土框架結構也可采用增大截面法來提高抗震性能,這種方法屬于直接加固法,其能夠實現結構構件剛度和承載力的增強。同時,在增大了截面之后,框架結構原本的自振頻率也會有所改變,使其穩定性更佳,故而該方法多會用在混凝土結構柱構件、梁構件以及板構件位置。
3、粘鋼法
所謂粘鋼法就是指在混凝土框架結構上粘貼鋼板來實現加固,使用的鋼板材料也能夠具有較佳的抗拉強度,粘貼時會運用高性能環氧類粘貼劑,讓混凝土原結構和鋼板形成一個統一機體,進而提高承載能力并增強剛度。實際工程中的該方法多數會運用在鋼筋混凝土受拉構件、大偏心受壓位置以及受彎位置處。粘鋼法加固的具體流程為:做施工準備—混凝土結構表面處理—粘貼鋼板—放線—鋼板固定—密封邊縫—粘結膠體配制—養護處理—質量檢測。采用該方法加固的混凝土結構構件實測強度等級要高于C15,還要注意其表面抗拉黏結強度要在1.5MPa以上,鋼板黏結前的混凝土結構表面處理主要是進行除銹,若其結構表面存在防銹材料,那么要保證對粘結劑無害,這樣才能確保鋼材的黏結更為緊密,粘鋼后的構件服役過程中要保證外部環境溫度不超過60℃ 。
上述3種加固方法在應用中均有各自的優勢價值,而橫向對比下其各自優缺點也較為鮮明,其中碳纖維布粘貼法相較于其他加固法可最低限度改變原有結構應力分布,保障設計載荷內與原結構共同受力,且自身自重輕、體積小、施工簡便,無論是難度還是施工時間都較短,但也存在材料價格高、施工工藝要求高的缺點;增大截面法相對其他方法適用性強、技術成熟,可在合理造價內顯著提升結構承受力和截面剛度,具備良好的加固效果,但該方法也存在作業時間長、保養要求高、原有結構形狀影響等缺陷;粘鋼法相對其他方法工藝簡單且設備要求低,只需一定施工技術和設備即可完成施工且抗剪、抗拉效果顯著,但也存在環境要求高、局部加固效果不良、維護難度大的缺陷。因此在綜合上述各類方法優缺點基礎上,相關單位選取加固法應根據實際情況合理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