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建筑節能設計的基本理念是將建筑工程與自然環境相結合,從根本上提高建筑工程的可持續發展能力,達到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目標。綠色建筑節能設計遵循生態化原則,即將建筑設計與自然環境相結合,以提高建筑工程的自然性能和使用性能,使其滿足人們對生態環境的要求。同時,綠色建筑節能設計還遵循以人為本的原則。在綠色建筑節能設計的過程中,應充分考慮人們的需求和心理需求,并充分考慮周圍環境和社會環境,在此基礎上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生態設計理念在建筑設計中具有重要意義。它不僅能提高建筑工程的質量和使用性能,還能減少對自然環境的破壞。此外,綠色建筑節能設計符合可持續發展戰略,可以滿足人們對生態環境的要求。因此,在實際工作中,必須將其應用到整個設計過程中,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相處、人與社會和諧發展的目標。下面廣東建科設計淺談一下現代綠色建筑節能設計的發展及運用策略:
1、優化綠色建筑節能設計技術
在進行城市建設的過程中,要根據有關法律、法規、政策的要求,進行科學的規劃與建設。首先,在開展工程前期,應對工程進行全面的調研,依據地區的實際情況及經濟發展狀況,對工程進行可行性分析,找到民居建筑與當地的自然環境、社會發展之間的最優聯系。其次,要對工程的規模、型式等進行合理的規劃。針對各區域的具體條件及居住習俗進行平面布置。比如,在北方嚴寒的地方,可以設計成高密度的小戶型,而在南部,可以設計成低密度的大戶型。在某些特定的情況下,還可以采用“生態化”的方法對城市人居環境進行改造。由于目前大多數的建筑物都采用太陽能作為其能量來源,所以在進行建筑物的設計時要注意對其進行合理的利用。通過對建筑物的方位進行合理的規劃,實現對日光的充分利用和對太陽能的充分利用。民居的朝向大致可劃分為東面、南面和西面三種類型。其中,東面向居住的居住空間采光好,通風好,是一種理想的采光與通風方式。坐北朝南的民居具有冬季陽光直射角度小、光照強、光照強等特點;而在夏天,由于太陽的高仰角和短暫的光照,使得夏天的氣流流動更加順暢。所以,南向是一個比較合適的居住方向。同時,在進行生態建筑的設計時,也要對周圍的天然植物進行高效的開發,讓其與周圍環境相互協調,互相促進,促進人類與大自然的協調發展,從而提高人類的人居環境。在進行生態建筑的設計的過程中,在選用天然植被的時候,要根據地區的氣候特點,選擇符合本地氣候特點的天然植被,既能達到美化建成環境,又能減少維護費用的目的。增加建設用地中的綠化面積,盡量多地利用天然植物,不僅可以使城市的生態環境得到改善,而且可以讓人產生很好的視覺美感。在工程實踐中,天然植被不僅具有吸熱降溫、降噪等功能,而且還具有防風、防水土流失、防止眩光和降雨匯集等功能。所以,在進行建筑物的設計時,要加強民眾的環保觀念,將現場的植被狀況加以重視,并有目的地開展生態建筑的設計,以免給周圍的環境帶來損害。
2、太陽能利用
太陽能是一種清潔的可再生能源,是建筑設計中使用較多的能源之一。利用太陽能可以實現建筑節能,減少建筑能耗,有利于保護生態環境。太陽能的利用主要分為被動式和主動式兩種方式。被動式利用是通過建筑物自身結構來吸收太陽能,從而達到降低能耗的目的;主動式利用則是利用建筑物外表面形成的自然反射,將太陽能轉變成熱能來滿足人們生活和生產的需要。在實際設計中,應根據建筑功能和當地氣候條件進行太陽能利用方案的選擇,例如在南方地區,建筑設計人員可以通過太陽能技術來解決夏季空調問題;在北方地區,可以通過太陽能技術來解決冬季采暖問題。此外,還應充分考慮建筑物和自然環境之間的協調關系,合理規劃建筑布局,減少對自然環境的影響。
3、屋頂綠化設計
屋頂綠化設計是綠色建筑節能設計的重要組成部分,可有效改善城市環境,提高城市建筑的景觀水平。由于屋頂綠化在節能環保方面具有顯著的作用,因此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屋頂綠化設計的基本原則包括以下幾個方面:一是確保建筑物的安全。屋頂綠化設計應遵循安全性原則,以確保建筑結構的安全,防止建筑物發生倒塌;二是屋頂綠化應盡可能與建筑物表面相協調。要考慮到建筑結構和建筑風格,使其與周圍環境相協調;三是選擇合適的植物種類。由于植物需要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因此可以選擇一些耐旱、耐瘠薄、生長快、根系淺的植物,如小喬木、灌木等;四是設計合理的種植方式。在進行屋頂綠化設計時,應根據當地氣候條件和自然條件來確定種植密度。如在南方地區,應以疏植為主;而在北方地區,則應以密植為主,以便于植物的生長和維護。